三亚已经逐步形成海上文化圈
继豪宅名车之后,私人游艇成为新的奢侈消费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长三角地区拥有私人游艇的人数就有500~600人。一个隐秘低调的“海上交际圈”不易察觉地悄悄盛行起来。
哥伦布在海上寂寞行驶的那一刻,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几百年之后,作为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海上生活会支撑起一个新的人际圈。
继豪宅名车之后,私人游艇成为新的奢侈消费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长三角地区拥有私人游艇的人数就有500~600人。全中国从北到南的海岸线上,大型港口城市基本都成立了游艇俱乐部。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却也犀利地指出:“中国目前的第一代富豪是没有根基的,没有什么东西可守,所以很容易接受新东西,把玩私人游艇作为一种全新的交往模式,但会持续多久并不好讲……”他认为富豪们的海上生活,学的更多的是皮毛,秀的成分多了一些。
同类追逐游戏
费里尼的电影《扬帆》里的经典镜头:游客们在甲板上进餐,桌上放着瓶1968年的波尔多,月光倾泻到鬓角和衣裳上,舒缓音乐交汇柔柔海风。真正意义上的海洋生活并非如此。它给你的就是一把椅子,晒太阳就好了。
针对那些看过世界的人,他们已经看过太多喧嚣与繁华,只是需要静静的一个角落不被人打扰。
海上交际甚至比高球俱乐部更认圈子。如果没有邀约,恐怕永远只能在圈子外徘徊。他们找寻同类,相同气息、相同爱好,当然最重要的是有相同的目标。关上手机,开船出海,到四周寂静的地方停下来,品品红酒、雪茄,独享远离喧嚣的避世时光。可以惬意海钓,可以私密Party。
上海某建筑事物所执行董事46岁的刘毅常常一个人驾驶游艇到人烟稀少的水面,有的方案就是一个人在水上想到的。“我的游艇生活不够浪漫,但却是享受孤独的绝好空间。”
“当然也有人把热闹的Party搬到船上来,但是只有你在海上真正玩过,你就知道,除非在大型豪华邮轮上,高跟鞋、水晶杯也许并不适合海上生活,”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广州富豪在深圳和香港都拥有自己的私人游艇,“我们可能穿着最简单舒适的衣服上船,脱掉鞋子光着脚,在船上吃吃狗肉煲,搓几圈麻将,很多生意就这样谈成了。”
情感快速通道
海上生活与陆地生活最大的不同,源于空间环境的改变。刘毅当年从法国回国发展,一心邀法国一实力雄厚的同行做合伙人。但是关于合伙方案和条件, 始终僵持不下。当年秋天,了解到喜好浪漫的法国人对游艇有特殊偏爱,刘毅决定孤注一掷,找到游艇公司租借了一艘小型游艇。“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悬”,没有专 门学过驾驶游艇的刘毅临时抱佛脚学了几天,当天晚上在黄浦江上巡游时,给法国人小秀了一把。法国人的兴致来了,干脆自己上手。那天晚上,两人在黄浦江上领 略着中国东方特有的美丽景致,趁着兴致,把合伙的事宜也一一谈妥。
王石把万科的一次董事会放到了游艇上开,“那种环境容易让人消除陌生感。”
“封闭的环境人与人之间更容易建立信任感,”心理健康专家张刃的解释是。“相对封闭的海上生活给彼此创造了一个充分了解的机会,个人隐藏自我的难度较大,防范心理降低,也就更有利于互相的了解与吸引。”
“我们只负责帮客人准备好一切,但究竟客人在船上做什么则一概不知。”苏州太湖水星游艇俱乐部总经理秘书费莹莹对客户的私人生活守口如瓶,船方 为客户提供周到细致的一切服务之外,关乎商业机密的事情一概采取“看不到听不见”的原则。私人游艇的主人或者豪华航海旅行的东家,也非常注重保密工作, “凡是涉及商业的部分,下船后就不再谈了,好像留在海上的一个秘密。”作为私人游艇的拥有者,刘毅除了与家人分享海上的尊崇享受外,只邀请生意上的重要合 作人到自己的游艇上。“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邀请,这道门槛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身份的象征。”